2011年3月20日

我家的自製豆漿法

應廣大觀眾的不斷要求(誤),這次來分享一下我家自製豆漿的做法

先分享一下器材(阿宅最愛器材惹)
  • 泡好的豆子:這是三百公克的豆子泡過水的情形。基本上豆子洗好放冰箱泡水24小時就OK了。三百公克的豆子我是做出三千CC的豆漿,這算正常的比例。另,我家是用Lock&Lock當容器,免得吸冰箱味…

  • 鍋子與濾網:這是用來過濾打好的生漿用的。網子是在市場買的,一個50,尼龍做的,聽說比綿布的好用很多。社員要的話再找我,XD。我家這個鍋子大約五公升,大家依比例自行調整


  • 果汁機:我家用BlendTec的(就是可以把iPhone打爛的那台)。其他的品牌也可,重點是要能把豆子打…成泥。下面還有照片可以看

  • 鍋子二:這個用來煮豆漿的。因為豆漿很會很會很會很會溢出來,所以我要煮三千CC的豆漿,用的是十公升的鍋子。之前用五公升的鍋子,害我清了好幾次的爐子…(對了,不要用LC鍋,不然你會洗到哭出來)

  • 打生漿比例:基本上是一杯泡開的豆子(一杯是250CC的那種做蛋糕的小鋼杯)加水加到四杯水的量(如圖)。

  • 打完的生漿:一般來說,打到看不見黃色就對了。BlendTec用Whole Juice行程就可以了。

  • 過濾:打完就要過濾啦…但這個最後要扭,要手勁…所以辛苦太太們啦~

  • 豆渣:基本上過濾之後的豆渣,如果能跟外面買的豆沙一樣細,就OK啦。沒打細,豆漿會不夠味喔!

  • 第一次過濾的豆漿:基本上我會過二次。以前過一次就下去煮,發現還是有豆渣的口感。也許是因為第一次過濾都會用力擠吧…大家參考一下。

  • 再過一次:把濾網洗好,再用十公升的鍋子過一次,這次就不要擠,等濾網滴完就OK啦!

  • 煮!:開始煮啦~~我家三千CC大約用中火煮十分鐘。第一次煮的,一定要在旁邊看著,加上計時喔!要煮多久與火力/水量/氣溫都有關,不確定就用小火煮,在旁邊看,不然就要洗鍋加洗爐子惹…。第一次把時間抓好,之後用計時器就可以不用一直顧了。


  • 加糖:我家是小朋友喝的,所以要加。三千CC的豆漿我們家是加100G的糖,大家自行調整吧!


  • 煮沸:豆漿煮沸很好認,就是泡泡一直上升,XD。(如果泡泡很多,就關火吧)一旦煮沸,就關小火再煮個五分鐘,煮好的豆漿很香,大家一聞就知道


  • 快速降溫:豆漿很會壞。之前沒快速降溫,大約三天就不行了。之後我用活水去降溫,加上容器先去烘乾,可以放到一週(但其實還是會有一點味道)。我用活水30分,加上不去動豆漿(不要去動,不然更快壞),可以降到常溫。


  • 容器:可以密閉的就好了。要記得先洗乾淨,烘乾。



我們家做一次要四十分鐘,加上降溫大約一個多小時。


最後,給不想花時間的(懶)人們:

不過上面二種好像都會有渣。我們家要的量大,小朋友要喝也不能等(等一下,爸爸去打豆漿,二十分鐘就好 <--有可能嗎?!),有渣也不適合,所以不適用。

打完惹!

2009年4月19日

如何綁不會鬆的鞋帶

我一直有類似的困擾:就是鞋帶再怎麼打,就是會掉。應該是因為我手拙吧…

昨天看電視(國興每週五晚上11點播的)學到的方法,應該會有用:

  1. 在綁鞋帶時,先把結打個型(不要綁緊)
  2. 在結上加一點點水(就保特瓶的瓶蓋那麼多就可)
  3. 用力拉緊鞋帶,OK啦~~

看電視上的實驗,這樣的打法跟平常的打法一比,不加水的鞋帶大約走5公里路就掉,這樣的打法走10公里都還會很緊。

【阿宅科普】原理是,加了水之後,纖維會緊縮,所以打的結會非常緊。看電視上的比較,有加水的鞋結比沒加水的小了好多喔…

2009年4月12日

分析一個問題五個階段

這從宇文 渙部落格討論波蘭醫生的文章中看來的,給大家參考。我個人很欣賞宇文渙兄,他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分析一個問題時,可以分成五個階段 by 駱明慶教授

  1. What is the problem? (搞清楚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發生?)
  2. What is the ideal situation when there is no problem? (理想狀態,也就是沒有所謂的問題時,情況又是什麼樣子?為什麼?)
  3. How do we go from here to there? (i.e. What is the proposed policy?) (改變的策略是什麼?)
  4. 4. How will people respond to the policy change? (i.e. How does the policy change people’s incentives?) (直到這裡經濟學才真正出場..... 這個策略會改變人們的誘因結構嗎?人們會有怎樣的反應?)
  5. Can we really go from here to there? (那麼,實際上真正的改變是....?)

如果大家看政府政策,公司治理時,可以照這五個步驟分析,你就內行啦!

PS. 看完好想去唸個經濟學博士,XD。

2009年3月30日

超有效中醫給皮膚差的人的飲食建議

這中醫就是號稱「國醫」的朱樺。聽說他父親朱士宗是蔣介石的醫生啦。朱樺本身聽說就讀中國醫藥學院的中醫系,之後去國外念了幾年西醫。

其實以上都不重要,有名的中醫很多,這個中醫神奇的事蹟是這樣的:我家小子的鼻子一直不好。這個冬天,每天晚上睡到一半,就是狂咳,咳到吐都有。所有的醫生都說是鼻子過敏,鼻水倒流到氣管的關係。西醫看了也無效,常常吃抗過敏的藥也不是辦法。結果是女王在網路上聊天,知道了這家中醫,想說試試看也無妨。

結果吃了一次的中藥,當天晚上小查就不咳了!一天就見效是怎樣!之後小查就沒再夜咳過了…

好吧,這次的重點是:因為我家妹妹的皮膚不好,女王就問朱醫師有關皮膚的問題。結果朱醫師給了一張單子,我想記錄在部落格上。

皮膚病忌吃

  • 海鮮
  • 草菇、洋菇
  • 毛豆 (不就是大豆?那大豆製品?)
  • 香菜 (我愛耶…)
  • 竹筍 (也愛耶…)
  • 雪裡紅 (超愛…Orz)
  • 羊肉
  • 甘蔗
  • 芒果
  • 荔枝
  • 鳳梨
  • 桂圓
  • 汽水、可樂 (我一天一瓶,慘)
  • 冰之類
  • 香香脆脆(炸的?)

難怪我皮膚不好…

皮膚病宜吃

  • 綠豆湯
  • 絲瓜
  • 冬瓜 (冬瓜茶算嗎?我們家天天煮,科科)
  • 蘿蔔 (我很愛,耶)
  • 西瓜皮煮水 (吃西瓜可以嗎?夏天常吃)
  • 粉絲
  • 綠豆芽

六樣有三樣是綠豆耶!

2009年3月24日

我上Business Week的文章

留下來紀念

http://www.businessweek.com/globalbiz/blog/globespotting/archives/2009/03/ibms_global_men.html

IBM's Global Mentoring Program

Posted by: Steve Hamm on March 09

IBM has started up a new global mentoring program that I think is really smart. It links employees in emerging markets with those in developed nations. The program was tested in China, South Africa, and India, and this year is reaching Russia, Dubai, Malaysia, Brazil,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

It’s starting to pay off. Example: Taiwanese software programmer David Lin paired with Danny Chen, an engineer who was born in Taiwan but works in Austin. Chen taught Lin how to develop ideas that were patentable, and Lin set up an invention team in his office and began publishing a newsletter full of tips for new inventors. Last year the Taipei lab got five patents, up from one in 2005. For his part, Chen got valuable advice from Lin on how to do business in China.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employees in long-distance mentoring is establishing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ia telephone and e-mail. Chen visits Lin about once a year when he’s in Asia on business trips. “Meeting face-to-face helps a lot,” says Chen. “Now we’re not just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we’re friends.”

This program is part of the company’s strategy of creating what it calls a 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 Multinationals used to operate separate businesses in each country or region. IBM now assigns work to employees all over the world, relying on widely scattered teams to collaborate. But tight collaboration doesn’t happen on its own. You have to create experiential glue to bring and keep people together.